即將到來的東亞盃,中、日、韓三強的實力在女足亞洲盃有目共睹,是遠高於中華女足現階段的實力,過去中華女足參加東亞盃也都是輸球,客觀的來看東亞盃爭取勝利絕非目前中華女足應該設定的目標。

 

顏教練表示:3月接手到現在我著重在改善球隊,東亞盃會是個訓練場,強度是亞洲前4的球隊,強度很高,能作為檢驗我現在修正的方向對不對,或是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強。我最重要的目標還是明年2月的10搶3,屆時的對手相對陌生,到了7月會比較明朗,我也會啟動情蒐小組去掌握比賽,同時作技戰術分析。

不過在東亞盃過後,還有超過半年的時間沒有高強度的比賽,球隊是不是會有移地訓練的計畫,顏總對此也是抱有希望的。「7月東亞盃結束後,8到11月是木蘭聯賽,木蘭也可當作是選手有對抗性的舞台,11月希望是能有目標性的移地訓練,可以找跟我們附加賽對手特性相似的球隊。」

(先前足協與韓國慶山足球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,中間靠右者為顏士凱教練。圖片來源:中華足協)

談到這裡,顏教練也不禁感嘆中華女足在國際賽上面的經驗,他說道:最大問題是國際賽經驗不能一直累積,亞洲盃回來後可以看到3月的木蘭聯賽,有去踢亞洲盃的球員狀況都不錯,很有企圖心,可到了4月大家狀態又掉下來,在亞洲盃有獲得經驗上的成長,強度有帶回來,同時也投入到前一個月的木蘭聯賽,不過這個興奮感結束後又會做回自己。

而過去顏總帶隊都會帶上年輕的選手參加國際賽,即使沒有上場也能夠看到國際賽的節奏跟強度,但這次可能不會這麼做,陣容組成會有一些跟亞洲盃不一樣的變動,可還是會以有國際賽經驗的球員為主,教練提到:這次中生代的球員會比較多,更年輕18、19歲的就沒有,國家隊的成績還是很重要,培育的工作現階段要放在第二和第三位。

 
 

訪談到了尾聲,不免問了長期在台灣足球圈耕耘的教練,先前新聞提到足球6年計畫的經費核撥率不高,台灣足球發展到底還缺甚麼?顏總提到運動項目是細水長流,而不是3年一個考評、6年一個計劃,不該用年限做框架。同時他也對於代表隊始終沒有一個專屬的基地感到遺憾:我們花太多時間在行政、協調和交通上面,如果有一個足協能夠安排、規劃的訓練基地,我們就可以把國際賽經驗留存下來,針對男女足制訂完善的計畫,而不是每換一個教練又重新開始。

 

完整專訪文章請見:中華女足顏士凱教練:三次執教中華女足唯一的不變,要讓台灣女足跟上亞洲和世界強國的腳步

 

歡迎點擊加入就愛踢球.挺足球社團

其他新聞連結:中華女足教練顏士凱:要讓台灣女足跟上亞洲強國和世界的腳步​顏士凱教練談中華女足防守:溝通和連動不足,足球臨場變化多,不會照你劇本走

歡迎加入挺足球官方LINE,點擊下方加入好友,隨時看到更多足球訊息

加入好友

挺足球贊助頁面

相關新聞

相關標籤

今日無賽事

歡迎來足球紛絲團逛逛啊

近期無賽事

歡迎來足球紛絲團逛逛啊

無推薦賽事

歡迎來足球紛絲團逛逛啊